coip实验中的IgG作用
Co-Immunoprecipitation(共免疫沉淀)是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技术,IgG则作为其核心部分之一。在Co-IP中,IgG主要有以下两个作用:
具体识别:通常使用特异性抗体来制备IgG免疫降解物。这些抗体具有对目标蛋白的高特异性,通过一个或多个细胞/组织提取提供的混合物进行识别。IgG可以结合到抗体上并作为“骨架”,使得抗原与其他非特异性蛋白质一起免疫沉淀。
結构稳定性:IgG自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相互作用力,能够有效地预防非特异性结合和洗脱。IgG自身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不同单克隆IgG的异形表位可能会导致其免疫降解物的选择性各异。因此,在Co-IP实验时需要根据所研究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IgG。
IgG在Co-IP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识别所需蛋白质的特异性和保持稳定性等作用。它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新动态
-
09.25
DNA合成产物测序后发现碱基缺失或错配,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如单体质量、偶联效率低)?如何通过中间质量控制提前排查?
-
09.25
RNA合成产物出现严重降解,可能是合成过程中哪些步骤(如脱保护、纯化)处理不当导致的?如何预防?
-
09.25
多克隆抗体定制中,何时开始监测血清效价?常用的检测方法(如间接ELISA)如何判断效价是否达标(如OD450值>1.0)?
-
09.24
多克隆抗体定制中,为何抗原亲和纯化的抗体特异性最高?其纯化原理与适用场景(如检测修饰位点)是什么?
-
09.23
高通量筛选用siRNA库的合成通常采用哪种技术路线?如何平衡合成成本与库容量?
-
09.23
重组蛋白表达载体构建中的目的基因DNA合成,需如何匹配载体的酶切位点?合成产物的末端设计有何特殊要求?
-
09.23
大规模工业级RNA合成(如吨级mRNA生产)与实验室小规模合成在反应体系、纯化工艺上有哪些关键差异?核心技术瓶颈是什么?
-
09.23
多克隆抗体定制中,纯化后的抗体浓度如何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BCA法)哪种方法更适合避免蛋白杂质干扰?
-
09.19
siRNA合成中,单链RNA合成完成后,退火步骤的温度和时间如何优化才能提高双链形成效率?
-
09.19
基因合成的长度上限通常是多少?目前已报道的最长人工合成基因/基因组是多少(如合成酵母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