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位”参展,4118云顶集团生物邀您共赴一场组学盛会!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CNHUPO)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定于 2021 年 10 月 13 日 -15日在武汉东湖宾馆召开。本届会议以“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为主题,广邀国内外蛋白质组学及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或专题报告,向与会同仁传递领域前沿技术和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产业转化,共同推动中国蛋白质组学在精准医学、生物医药、农业和环保领域的发展。4118云顶集团作为本届会议的赞助商,将为您呈现功能蛋白质组学一站式研究方案、临床大队列蛋白质组学整体解决方案助力精准诊疗、多组学联合分析等一系列优质技术服务,诚邀您莅临C17展位探讨交流!
大会简介
主办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CNHUPO)
承办方: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 北京
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名誉主席:贺福初
共同主席:秦钧 马立新
会议时间:2021年10月13日-15日
会议地点:武汉东湖宾馆,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42号
大会特邀报告人
-
贺福初 院士,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 北京
-
饶子和 院士,清华大学
-
张玉奎 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
唐本忠 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
朱玉贤 院士,武汉大学
-
秦 钧 研究员,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北京
-
Bernard Malissen 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
-
Yingming Zhao 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
-
Junmin Peng 教授,美国 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
-
Bernhard Küster 教授,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
Tony Hunter 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
大会议题
分会场特邀人
1、人类与健康多组学研究新视野
· Mark Baker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
· 何庆瑜(暨南大学)
· 程仲毅(杭州景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赵 倩(香港理工大学)
· 戴伦治(四川大学)
· 王志强(哈尔滨工业大学)
· 水雯菁(上海科技大学)
2、疾病蛋白质组学和精准医学
· 顾建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 高友鹤(北京师范大学)
· 邓海腾(清华大学)
· 黄灿华(四川大学)
· 姜 颖(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 北京)
· 李 捷(谱天(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王 通(暨南大学)
3、临床检验蛋白质组学
· 陶纬国(美国普渡大学)
· 李 明(南方医科大学)
· 郑 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韩晓红(北京协和医院)
· 王雅杰(北京地坛医院)
· 柏 兵(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于晓波(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 北京)
4、植物发育与逆境应答蛋白质组学
· 戴绍军(上海师范大学)
· 王鹏程(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汪迎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
· 杨平仿(湖北大学)
· 王柏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陈艳梅(中国农业大学)
· 付艳蕾(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查看更多:
http://cnhupo.ittn.com.cn/specially.php
4118云顶集团简介
武汉4118云顶集团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蛋白质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以“功能蛋白质组学”为核心,以组学中心、综合检测中心、蛋白抗体中心和分子中心四大技术中心为依托,建立起了从蛋白标志物发现、蛋白表达验证,到蛋白功能研究,再到特定蛋白的生产及应用的全流程技术体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蛋白研究的整体解决方案。截止到目前,帮助客户发表文献达580篇,累计影响因子2000+。
相关服务推荐
最新动态
-
09.03
基因合成的长度上限通常是多少?目前已报道的最长人工合成基因/基因组是多少(如合成酵母染色体)?
-
09.03
未来siRNA合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长链合成效率和修饰兼容性?
-
09.03
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蛋白标志物的操作要点是什么?
-
09.02
多克隆抗体定制中,抗原类型(重组蛋白、合成多肽、小分子半抗原、全细胞)的选择依据是什么?不同类型抗原对定制成功率的影响如何?
-
09.02
化学法siRNA合成中,氧化步骤的作用是什么?氧化不完全会对siRNA的稳定性造成哪些影响?
-
09.02
基因合成与基因组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核心应用场景差异是什么?能否结合使用?
-
09.01
EMSA凝胶电泳迁移实验中,探针的选择有哪些关键要求?
-
09.01
EMSA的核心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结合蛋白质的核酸会 “跑不动”?
-
08.29
siRNA药物的RNA合成需要哪些特殊修饰以提升体内稳定性?与科研用siRNA合成相比,工艺控制有何差异?
-
08.29
多克隆抗体定制的经典免疫程序包含哪些步骤?(基础免疫、加强免疫、效价监测、采血)不同宿主的免疫间隔(如2周/次、3周/次)如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