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互作实验结果出现假阴性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
信息来源:4118云顶集团 作者:genecreate_cn 发布时间:2025-06-17 14:12:00
原因 |
解决方案 |
抗体/标签亲和力不足 |
更换高亲和力抗体(如单克隆→多克隆),或改用GST标签(比His更适合弱互作)。 |
实验条件破坏互作 |
降低去污剂浓度(如 Triton X-100<0.1%),避免高温(4℃操作),添加蛋白酶抑制剂。 |
蛋白表达量过低 |
优化表达系统(如大肠杆菌改用昆虫细胞),或通过串联标签(His-GST)富集蛋白。 |
互作依赖翻译后修饰 |
加入磷酸酶抑制剂(如 Na3VO4),或在细胞中过表达修饰酶(如激酶)。 |
空间位阻干扰 |
截断蛋白结构域,定位关键互作区域(如通过结构预测去除柔性区)。 |
最新动态
-
08.20
在提取酵母质粒(如融合表达载体)时,若出现质粒产量低或质量差的问题,可能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如何改进提取方法?
-
08.19
脂质组学技术在鉴定外泌体脂质中的应用情况如何?
-
08.18
DNA pulldown能否用于研究病毒DNA与宿主细胞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08.18
如何分析荧光素酶发光信号的强度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关系?
-
08.14
在不同物种(如细菌、植物、动物等)中进行LCA实验有什么特殊的注意事项?
-
08.14
能否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DNA pulldown后结合的DNA量?
-
08.11
检测RNA-蛋白质复合物的Western blot或质谱仪器有哪些注意事项?
-
08.11
LCA实验怎么选择合适的目标蛋白?
-
07.29
检测外泌体蛋白标志物常用的技术有哪些?
-
07.29
动态光散射DLS用于外泌体鉴定的原理和局限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