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实验前
提前平衡试剂盒试剂至室温(避免低温影响酶活性)。
转染时建议使用无血清培养基或低血清培养基,减少血清成分对荧光素酶的抑制。
2、实验中
检测需在避光条件下进行,避免强光降解荧光素底物。
建议设置至少 3 个技术重复孔,降低随机误差。
3、实验后
发光信号通常在加样后数秒内达到峰值,需及时读取数据(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检测)。
若需保存样本,可在裂解后冻存于 - 80℃,但需避免反复冻融(可能导致酶活性损失)。
4、建议
试剂保存:荧光素酶底物需分装保存于 - 80℃,避免频繁冻融;裂解液可短期保存于 4℃。
仪器维护:定期清洁发光检测仪的样品仓,避免残留荧光污染后续实验。
文献参考:在方法学部分引用试剂盒说明书或品牌官网的实验流程,确保结果可重复性。
最新动态
-
08.26
体外转录法RNA合成依赖哪些核心组件(如酶、模板、核苷酸)?其合成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
08.26
化学法DNA合成的主流技术 “固相亚磷酰胺三酯法” 中,核苷酸单体如何通过逐步偶联实现DNA合成?核心反应步骤有哪些?
-
08.26
siRNA合成的核心化学原理是什么?固相亚磷酰胺法在siRNA合成中如何实现核苷酸的逐步偶联?
-
08.26
基因合成与PCR扩增目的基因有哪些本质区别?从模板需求、序列灵活性、片段长度限制等角度分析
-
08.25
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酵母双杂交实验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模式和生物学规律?
-
08.22
不同实验室之间外泌体鉴定结果的可比性如何提高?
-
08.22
酵母双杂交实验的自动化操作目前有哪些进展和设备应用,对实验效率和准确性有何提升?
-
08.22
双荧光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荧光素酶是什么?它们的来源和发光特点分别是什么?
-
08.22
为什么CO-IP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
-
08.21
在基础生物学研究中,酵母双杂交技术对于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谱、揭示细胞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有哪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