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酵母双杂交技术联合研究蛋白互作变化
信息来源:4118云顶集团 作者:genecreate 发布时间:2018-08-14 13:42:08
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实际执行的分子,在生物机理研究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蛋白与表型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被逐渐阐明,生物机理的研究往往需要深入到蛋白相互作用层面。如何选择合适的蛋白分子,研究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网络,从而阐释生理过程也是科研实践中的经典问题。另一方面,天然情况下的蛋白互作,可以采用Co-IP等技术进行检测,然而对于植物、微生物、非模式动物等研究,往往缺乏合适的抗体,定制抗体周期长造价又高。
如何选择合适的蛋白,如何在没有抗体的情况下开展蛋白互作研究?这里,小编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篇最新的文献,一起来看一看蛋白互作研究“套路”吧。
基本信息
标题: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s using iTRAQ and VIGS reveals three bread wheat proteins involved in the response to combined osmotic-cold stress
期刊: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主要技术:iTRAQ、酵母双杂交(Y2H)
基本思路
生理实验验证表型——蛋白质组学鉴定差异表达蛋白——PPI分析蛋白互作——酵母双杂交Y2H验证蛋白互作
研究背景
非生物逆境压力(Abiotic stress)对作物的影响巨大,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拟通过蛋白质组学与酵母双杂交等技术,初步研究渗透压-寒冷联合胁迫对小麦生长影响的机制。
研究结果
1. 渗透压-寒冷联合胁迫影响小麦表型
对实验材料渗透压-寒冷联合胁迫处理24小时,可以发现其高度、根系长度、根与叶的重量等一系列表型发生显著的变化。
如何选择合适的蛋白,如何在没有抗体的情况下开展蛋白互作研究?这里,小编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篇最新的文献,一起来看一看蛋白互作研究“套路”吧。
基本信息
标题: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s using iTRAQ and VIGS reveals three bread wheat proteins involved in the response to combined osmotic-cold stress
期刊: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主要技术:iTRAQ、酵母双杂交(Y2H)
基本思路
生理实验验证表型——蛋白质组学鉴定差异表达蛋白——PPI分析蛋白互作——酵母双杂交Y2H验证蛋白互作
研究背景
非生物逆境压力(Abiotic stress)对作物的影响巨大,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拟通过蛋白质组学与酵母双杂交等技术,初步研究渗透压-寒冷联合胁迫对小麦生长影响的机制。
研究结果
1. 渗透压-寒冷联合胁迫影响小麦表型
对实验材料渗透压-寒冷联合胁迫处理24小时,可以发现其高度、根系长度、根与叶的重量等一系列表型发生显著的变化。

图1 渗透压-寒冷联合胁迫对小麦表型的影响
2. 渗透压-寒冷联合胁迫影响小麦蛋白表达
分别提取实验组(渗透压-寒冷联合胁迫处理)与对照组小麦根和叶片的蛋白,采用iTRAQ标记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分别鉴定到3703(根)和3009(叶)个蛋白,其中差异表达蛋白分别为250(根)和258(叶)个。对差异蛋白分别进行GO和KEGG分析,从整体上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理功能(图2)。

图2 差异表达蛋白的GO与KEGG通路分析
3. 差异表达蛋白的结合分析与验证
对差异表达的蛋白分别进行蛋白-蛋白互作分析(PPI,图3),揭示其蛋白互作网络。选择其中5组互作蛋白,采用酵母双杂交(Y2H)技术进行点对点验证,最终发现1组存在强相互作用,1组存在较弱的相互作用(图4)。

图3 差异蛋白的PPI分析

图4 酵母双杂交(Y2H)验证蛋白互作
研究小结
在该研究中,首先通过表型实验发现暴露于渗透压-寒冷胁迫24小时的小麦幼苗显示出抑制生长,以及增加的脂质过氧化,相对电解质渗漏等表型变化。随后采用基于iTRAQ的定量蛋白质组方法确定暴露于渗透压-寒冷胁迫条件下的小麦幼苗的根和叶的蛋白质组学特征, 在根与叶中共鉴定出250个和258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并且这些蛋白质中的大多数显示出不同的丰度,从而揭示了器官特异性的差异。接着采用PPI互作分析阐释差异表达蛋白参与的互作调控网络,揭示蛋白互作网络在胁迫条件下的变化。最后从PPI分析中选出5对互作蛋白进行验证,确认胁迫造成的蛋白互作变化。
上一条:蛋白质表达、分离、纯化步骤详解
最新动态
-
09.04
Phytomedicine | 巴戟天衍生的外泌体如何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
09.04
科研小伙伴速来围观!超实用的科研网站
-
09.04
【客户文献分享】Advanced Science(IF=15.6)| Irisin调控ENO1泛素化改善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
-
08.20
Materials Today Bio | 茶叶外泌体让变白变美更简单
-
08.20
DAP-seq:解锁植物转录因子调控密码的高效利器
-
08.20
凝胶迁移实验(EMSA)要点剖析!
-
08.20
小干扰RNA(siRNA)技术的核心
-
08.06
J NANOBIOTECHNOL (IF:12.6) | 白术衍生的细胞外囊泡样颗粒通过重塑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溃疡性结肠炎的恢复
-
07.30
一文带你全方位解析ChIP技术
-
07.30
双荧光素酶实验-从文献实例看核心应用方向